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栏目导航

应对本科评估进行“评估”

来源:欧宝直播APP    发布时间:2025-11-10 06:22:03

  不少高校都将本科评估当做重头戏,并将其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为了迎接本科评估,许多大学提出了一切为本科评估让路,连续两个假期不放假,让老师和学生呆在学校里,准备本科评估的相关材料。在比较多的高校,为了在本科评估中不出漏洞,还三令五申,对不认真参与本科评估,或者在评估中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在行政上和经济上给予惩罚。

  有的大学,为了取得本科评估的好成就,不惜弄虚作假。丢失的试卷让学生重新做,怕被负责评估的评委看出破绽,就把新做的试卷或者放到太阳底下晒,或者放在锅里蒸,在火上烤。有的大学教师因不满本科评估中加班加点、搞花架子的做法,有的受到批评,有的还被罚款。也有些大学,为得到本科评估的优秀成绩,还用上了请客送礼,或者许诺评估完后为其出国旅游报销费用等手段。

  本科评估中的,不仅打乱了教学秩序,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耗费了大学的许多钱财,造成了很大的物质浪费。有人估计,不少大学本科评估的花费在数千万元,数目是十分惊人的。本科的评估看起来内容很多,但是往往是些表面的形式的东西,例如检查学生的考卷,其意义就不大。而真正反映教学质量、办学实力、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素,反而检查得不那么仔细。另外,本科评估会预先通知有关学校,这样就为学校提供一个弄虚作假和应付的机会,进而影响评估的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如果对本科评估实行随机评估,那么其评估的结果就更具有真实性。

  不少教师认为,目前实行的大学本科评估劳民伤财,实现不了评估的初衷,达不到预计的目的。尤其是评估中的弄虚作假、沽名钓誉行为,不仅不利于大学的学风建设,也损坏了大学的社会形象。有人提出,对大学的本科评估,不能只由有关部门选派的专家组成,也应该让用人单位、毕业生以及家长等人员参加,因为这些人对大学本科的教学质量更有发言权。此外,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不应该提前告诉被评估的学校,应该随机做评估,防止弄虚作假。

  2008年4月,在教育部召开的“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表示,目前高校教学评估过程中存在着和弄虚作假现象。教育部要求,今后将进一步规范评估工作。2003年,教育部正式确立了高校周期性教学工作评估制度。然而这项工作却引发了不少的争议,特别是去年因为被批存在造假行为而一度遭遇“取消教学评估”的议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撰文批评目前高校评估存在的三大问题:评估太多太滥,缺乏总体设计;教育评估体系、方法单一,拉不开差距;评估造假,敷衍了事。

  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认为,教学评估陷入了,也是常被诟病的一点。所有学校一刀切,评估一样的东西,包括检查讲义、讲稿、上课的测验卷子。达不到的硬性要求就扣分,所以有的学校不得不造假来应付。而国外的评估,是为了保留教授的教学作风、教学个性,不需要保留每堂课的教学笔记。大多数师生都不知道,评估就已结束,既取得了实效,又没折腾学校。我们高校的折腾现象很多。对于学校来说,其实应该主动拒绝折腾,应该坚守自己的办学规则,不要迎合。对于教授来说,不折腾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大学是个学术机构,不能按照行政那套来管。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机制,改变过度行政化,改变经费投入方式。

  近年来,社会上对本科评估的非议是有一定根据和道理的。作者觉得,为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应该对大学本科的评估进行“评估”,看这样的评估是科学还是不科学;是促进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不利于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看本科评估是否有其必要性;若需要,应该进行哪些改革。

  当然,在对大学本科评估进行“评估”以后,我们才可以知道大学本科评估到底值得不值得。

  职业教育保量也要保质从前不久举行的“2009年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传出消息,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据了高中和高等教育的一半。

  相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拿出140亿元支持发展职业教育。今年,中国政府将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2008年,国内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总数已达到1100万人,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3000万人。

  一方面,政府的投入加大;另一方面,在校人数激增。这些年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然而与前些年相比,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却似乎并没有本质上的提高,我们依然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到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身上,这自然与长久以来人们形成的固有认识有关,但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是否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呢?

  在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成思危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中国技术工人和创新型人才紧缺,高级技工严重匮乏的问题突出。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且大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

  不可否认,职业教育一直是技术工人的大多数来自之一。技术工人的缺乏,直接反映出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在“量”上已达到了可观的规模,但在“质”上却缺乏与之相配的亮点。职业教育不应只是追求数量上的“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提升质量,用培养质量方面的成就赢得世人的目光。